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璆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ㄩˋ
  • 部首外筆畫 11
  • 總筆畫 15
  • 漢語拼音 qi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ú
解釋:
[名]
美玉。可製磬。晉.劉琨〈重贈盧諶詩〉:「握中有玄璧,本自荊山璆。」
[擬]
形容玉器相撞擊的聲音。《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夫人自帷中再拜,環珮玉聲璆然。」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璆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美玉。可製磬。段注本《說文解字.玉部》:「璆,球或从翏。」《玉篇.玉部》:「璆,美玉也。」《爾雅.釋地》:「西北之美者,有崑崙虛之璆琳琅玕焉。」晉.郭璞.注:「璆琳,美玉名。」《史記.卷二.夏本紀》:「貢璆、鐵、銀、鏤、砮、磬,熊、羆、狐、貍、織皮。」晉.劉琨〈重贈盧諶〉詩:「握中有玄璧,本自荊山璆。」

2.形容玉器相撞擊之聲。《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夫人自帷中再拜,環珮玉聲璆然。」《楚辭.屈原.九歌.東皇太一》:「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琅。」宋.朱熹.注:「璆、鏘,皆玉聲。」

注音: ㄑㄧㄡ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璆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