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蔻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ㄉㄡˋㄎㄡˋ:A>ㄉㄨㄛㄋㄧㄢˊㄕㄥㄘㄠˇㄅㄣˇㄓˊㄨˋㄧㄝˋ˙ㄗㄨㄟˊㄔㄤˊㄒㄧㄥˊㄕㄣㄌㄩˋㄙㄜˋㄩˇㄕㄢㄐㄧㄤㄒㄧㄤㄙˋㄕㄣㄍㄣㄈㄟˊㄉㄚˋㄒㄧㄥˊㄓㄨㄤˋㄒㄧㄤˋㄍㄠㄌㄧㄤˊㄐㄧㄤㄐㄧㄥㄔㄥˊㄑㄧㄥㄙㄜˋㄏㄨㄛˋㄗˇㄙㄜˋㄒㄧㄚˋㄊㄧㄢㄕˊㄗㄞˋㄐㄧㄥㄕㄠㄎㄞㄙㄨㄟˋㄓㄨㄤˋㄏㄨㄤˊㄅㄞˊㄙㄜˋㄏㄨㄚㄎㄜˇㄧˇㄓˋㄡˇㄊㄨˋㄈㄨˋㄒㄧㄝˋㄉㄥˇㄅㄧㄥˋㄓㄥˋㄏㄨㄛˋㄔㄥㄨㄟˊㄉㄡˋㄎㄡˋ」。B>ㄉㄡˋㄎㄡˋㄗㄞˋㄔㄨㄒㄧㄚˋㄎㄞㄏㄨㄚㄏㄨㄚㄨㄟˋㄎㄞㄕˊㄐㄧㄡˋㄒㄧㄢˇ˙ㄉㄜㄈㄟㄔㄤˊㄈㄥ滿ㄇㄢˇㄙㄨˊㄔㄥㄨㄟˊㄏㄢˊㄊㄞㄏㄨㄚ」,ㄧㄣㄘˇㄔㄥˊ˙ㄌㄜㄕㄠˋㄋㄩˇ˙ㄉㄜㄒㄧㄤˋㄓㄥㄖㄨˊ:「ㄉㄡˋㄎㄡˋㄋㄧㄢˊㄏㄨㄚ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蔻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òu
解釋:
  1. →荳蔻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òu
解釋:
參見「豆蔻」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見「豆蔻」。
※豆蔻:
⑴植物名。種子香氣頗烈,可入中藥。有草豆蔻、白豆蔻、肉豆三種。也專指稱白豆蔻的乾燥成熟種子,可用為芳香劑、芳香興奮劑、驅風劑、調味品等。或作「荳蔻」。
⑵豆蔻在初夏開花,花未開時就顯得非常豐滿,俗稱為「含胎花」,所以成了少女的象徵。典出唐.杜牧.贈別詩二首之一:「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又後專以形容十三、四歲的年輕美少女。亦作「荳蔻」。

注音: ㄎㄡ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蔻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