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肩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ㄅㄛˊ˙ㄗㄧˇㄒㄧㄚˋㄌㄧㄤˇㄅㄧˋㄩˇㄕㄣㄊㄧˇㄌㄧㄢˊㄐㄧㄝ˙ㄉㄜㄅㄨˋㄈㄣˋㄖㄨˊ:「ㄐㄧㄢㄅㄤˇ」、「ㄐㄧㄢㄊㄡˊ」、「ㄌㄧㄤˇㄐㄧㄢ」。
  2. ㄉㄢㄈㄨˋㄖㄨˊ:「ㄕㄣㄐㄧㄢㄓㄨㄥˋㄉㄢˋ」、「ㄊㄚㄐㄧㄢㄈㄨˋㄕㄣˊㄕㄥˋ使ㄕˇㄇㄧㄥ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肩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ān
解釋:
  1. 頸部下兩臂與身體連接的部分。
    【例】兩肩、肩並肩
  2. 擔負。
    【例】身肩重任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ān
解釋:
[名]
1.頸部下兩臂與身體連接的部分。如:「兩肩」、「肩並肩」。
2.姓。如明代有肩固。
[動]
擔負。如:「身肩重任」。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ia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ki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頸部下兩臂與身體連接之部分。《說文解字.肉部》:「肩,髆也。」《詩經.齊風.還》:「並驅從兩肩兮,揖我謂我儇兮。」唐.白居易〈新豐折臂翁〉詩:「玄孫扶向店前行,左臂憑肩右臂折折。」《老殘遊記》第五回:「一個人從樹林裡出來,用大刀在我肩膀上砍了一刀。」

2. 擔負。《左傳.襄公二年》:「鄭成公疾,子駟請息肩於晉。」晉.杜預.注:「欲辟楚役,以負擔喻。」明.盧象昇〈與某書〉:「某以一身肩荷七省,何異挾山超海之難。」《文明小史》第三二回:「只是這位劉公有些怕事,輕易不肯替人家擔肩。」

3. 等第、等級。《負曝閑談》第一二回:「比他下一肩的那些秀才們,便送了他一個外號,叫維新黨。」

4. 量詞。用於計量扛於肩上之物品。《海上花列傳》第二一回:「只見一隻小火輪船泊在洋行碼頭;先有一肩官轎,一輛馬車,傍岸停著。」

5. 姓。如明代有肩固。

注音: ㄐㄧㄢ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肩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