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貪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ㄈㄟㄈㄣˋ˙ㄉㄜㄓㄢˋㄧㄡˇㄅㄨˋㄧㄥㄉㄜˊ˙ㄉㄜㄉㄨㄥ西˙ㄒㄧㄖㄨˊ:「ㄊㄢ」。
  2. ㄉㄨㄟˋㄍㄜˋㄓㄨㄥˇㄕˋㄨˋㄅㄨˋ滿ㄇㄢˇㄗㄨˊ˙ㄉㄜㄓㄨㄟㄑㄧㄡˊㄖㄨˊ:「ㄊㄢㄨㄢˊ」、「ㄊㄢㄅㄟ」、「ㄊㄢㄕㄨㄟˋ」、「ㄊㄢㄊㄨˊ」、「ㄊㄢㄒㄧㄠˇ便ㄆㄧㄢˊㄧˊ」、「ㄊㄢㄉㄜˊㄨˊㄧㄢ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貪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ān
解釋:
  1. 占取非分利益。
    【例】貪念、貪汙、貪贓枉法
  2. 愛戀不捨。
    【例】貪玩、貪口腹之欲
  3. 片面的追求。
    【例】貪圖、貪便宜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ān
解釋:
[動]
1.愛財,不擇手段的求取財物。如:「貪贓枉法」、「貪貨棄命」、「貪汙」。
2.對各種事物不知滿足的追求。如:「貪玩」、「貪於飲食」。
3.片面的追求。如:「貪圖」、「貪便宜」。
[形]
占取不正當利益的。如:「貪官汙吏」。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ham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貪圖。對事物過度喜好,希冀據為己有。
  2. [[形] ] 貪心。對事物過度追求的心態。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愛財。如:「貪貨棄命」。《說文解字.貝部》:「貪,欲物也。」

2. 以不擇手段求取財物,佔取不當利益,如:「貪贓枉法」、「貪官汙吏」。《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若貪汙枉法贓濫,並連坐舉主。由是令錄得官,州縣之事無不治矣。」《宋史.卷三二六.列傳.田敏》:「田敏屢有戰功,而貪墨敗度,幸容於時。」

3. 對各類事物一昧追求。如:「貪玩」、「貪圖」、「貪便宜」。《廣韻.平聲.覃韻》:「貪,貪婪也。」《左傳.襄公十四年》:「昔秦人負恃其眾,貪于土地,逐我諸戎。」《文明小史》第三七回:「我怎麼貪戀爵位,不識羞恥,你倒罵得刻毒!」

注音: ㄊㄢ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貪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