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定向輔導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Orientation
作者: 劉焜輝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Orientation國內譯為「定向輔導」或「始業輔導」,學校輔導上採用「始業輔導」者較多。
  定向輔導的意義:有下列兩種:(1)班納特(M.E. Bennett):「定向輔導是新生、教師與學生團體互相學習的過程,幫助新生順利成為團體的一分子,對於學生團體所要求的事情負責。」班納特的定義,認為定向輔導是一種學習的過程,這種學習是繼續的過程(continuous process),強調其繼續性與概括性。(2)華特斯(J. Waters):「定向輔導的目的,在於促使新生對於新學校環境存有希望,得到校規、計畫及人事上所必須的訊息。」華特斯的定義強調幫助學生得到情緒上的安全感。
  定向輔導的目標:(1)提供從某一學習階段到另一個教育階段的銜接與聯繫;(2)對於新生提供有關校規、設備、人事方面的訊息;(3)幫助學生適應學校生活;(4)幫助學生選修適當的課程和聯課活動。
  定向輔導的內容:以國中及高中的定向輔導為例,其內容包括新學校校舍、設備、教職員、輔導教師、校規、學校歷史與傳統、課程目標與價值、聯課活動的機會、目的及其價值、諮商、健康及其他輔導活動、新學校生活的設計、學校生活的團體計畫、個人人生觀的建立、生涯輔導的評鑑等。
  定向輔導的方向:可以利用各種方法,如:(1)訪問:上級學校輔導教師訪問下級學校,與學生及家長就課程及其他項目交換意見;或由學生與家長訪問上級學校,進行團體討論,參觀校舍。(2)印發學生手冊,包括學生入學到畢業所需要的訊息。(3)特別集會,第一學期的定向輔導往往舉行種種類型的團體或個別的聚會。(4)輔導教師的晤談;舉行新生晤談,回答新生提出的問題。
  定向輔導常見的缺點如下:(1)提供的活動甚少意義;(2)未能符合學生的需要;(3)只提供學業及班級活動的訊息,過於狹窄;(4)忽略持續性的活動計畫;(5)活動計畫的評鑑不夠完整。目前定向輔導的趨勢有二:(1)定向輔導已成為長時間的活動計畫;(2)輔導教師參與定向輔導的計畫。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定向輔導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