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都會之月(李石樵) - 教育百科
(
)
作品1
解釋: 近於表象的風格暗寓把畫面分割為九大方塊的語彙,中端兩道欄杆柱和藍色的水面隱約將畫面分為九大方塊。其他小色塊的使用,如前景地面的黃、綠長方塊,圓月本身,以及月旁的藍色方塊均顯出李石樵抽象時期語彙之餘緒。前景之人物經扭曲變形,亦顯示李石樵此時新的人物語彙,唯人物造型或未與畫面其餘方塊造型完全配合;具象和抽象造型的融合為李石樵回返具象風格的主要課題,彼亦一直就此多方嘗試。一九七○及七一年間以月為題的諸作,係應受一九六九年人類首度登月之舉的啟示。
作者名稱: 李石樵
作品年份: 1971
作品尺寸: 112 x 145.5 公分
作品媒材: 油彩‧畫布
圖片: 李石樵的作品圖片
資料來源: 國立臺灣大學戲劇系視覺素養網_都會之月(李石樵)
授權資訊: 資料採「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