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盟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ㄇㄧㄣˇ
  • 部首外筆畫 8
  • 總筆畫 13
  • 漢語拼音 méng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ㄕˋㄩㄝㄖㄨˊ:「ㄇㄥˊㄩㄝ」、「ㄏㄞˇㄕˋㄕㄢㄇㄥˊ」。
  2. ㄧㄡˇㄒㄧㄣˋㄩㄝㄍㄨㄢㄒㄧˋ˙ㄉㄜㄖㄨˊ:「ㄇㄥˊㄐㄩㄣ」、「ㄊㄨㄥˊㄇㄥˊㄍㄨㄛˊ」。
  3. ㄗㄞˋㄇㄥˊㄍㄨˇㄑㄧㄥㄏㄞˇㄉㄥˇㄉㄧˋㄏㄜˊㄕㄨˋ˙ㄍㄜㄅㄨˋㄌㄨㄛˋㄏㄨㄛˋㄑㄧˊㄦˊㄔㄥˊ˙ㄉㄜㄒㄧㄥˊㄓㄥˋㄑㄩㄩˋㄖㄨˊ:「ㄓㄠㄉㄚˊㄇㄥ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éng
解釋:
  1. 誓約。
    【例】盟約、海誓山盟
  2. 有信約關係的。
    【例】盟軍、同盟國
  3. 蒙古、青海等地合數個部落或旗而成的行政區域。如昭烏達盟。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éng
解釋:
[動]
立約起誓。《左傳.昭公十三年》:「諸侯將以甲戌盟,寡君知不得事君矣,請君無勤。」《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與其母訣,齧臂而盟曰:『起不為卿相,不復入衛。』」
[名]
1.誓約。如:「海誓山盟」。宋.陸游〈釵頭鳳.紅酥手〉詞:「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
2.文體名。古代的約誓之詞。清.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盟〉:「按《禮記》:『蒞物曰盟。』劉勰云:『盟者,明也,祝告於神明者也。』亦稱曰誓,謂約信之詞也。」
3.蒙古、青海等地合數個部落或旗而成的行政區域。如:「昭烏達盟」。
[形]
有信約關係的。如:「同盟國」、「盟軍」。
注音:
漢語拼音: mèng
解釋:
[名]
參見「盟津」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bî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ㄇㄥˊ

1. 古代諸侯為釋疑取信而於神明前誓約。《說文解字.皿部》:「󳹋(盟),《周禮》曰:『國有疑則盟。』……󳹋,殺牲歃血,朱盤玉敦,以立牛耳。」《左傳.昭公十三年》:「諸侯將以甲戍盟,寡君知不得事君矣,請君無勤。」

2. 結盟為友。如:「盟友」。《左傳.隱公元年》:「天子七月而葬,同軌畢至。諸侯五月,同盟至。」

3. 立約起誓。《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列傳.吳起》:「與其母訣,齧臂而盟曰:『起不為卿相,不復入衛。』」宋.陸游〈釵頭鳳.紅酥手〉詞:「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

4. 文體名。古代約誓之詞。清.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盟》:「按《禮記》:『蒞物曰盟。』劉勰云:『盟者,明也,祝告於神明者也。』亦稱曰誓,謂約信之詞也。」

5. 內蒙古、青海等地合數個部落或旗而成之行政區域。如:「昭烏達盟」。

㈡ㄇㄥˋ

「盟津」:孟津別名。縣名。位於中國大陸河南省西北,臨黃河南岸,隔水與孟縣相望。相傳為周武王大會諸侯之地。

注音: ㈠ㄇㄥˊ ㈡ㄇㄥ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盟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臺灣台語 相關臺灣客語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