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冷鋪 - 教育百科
ˇ
ˋ
  • 漢語拼音 lěng pù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ěng pù
解釋:
1.驛亭。古代為了方便往來傳遞文書,而設的中途休息站。因設備簡陋且多建於冷僻處,故稱為「冷鋪」。元.王仲文《救孝子.楔子》:「我是賽盧醫,行止十分低,常拐人家婦,冷鋪裡做夫妻。」《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纔出得縣門,被三、四個陰捕,將麻繩望頸上便套。不由分說,直拖至城外一個冷鋪裡來。」
2.舊時備有消防設施的地方。《延平府志.卷一一.公署志》:「冷鋪:創在城市鄉都人煙輳集之處,每十餘家間各一所,蓄滅火之具於其中,夜則輪流守宿以備緩急。即古水鋪之制,今則兼警防盜賊云。」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冷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