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鋩鑼 - 教育百科
ˊ
ˊ
  • 漢語拼音 máng luó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áng luó
解釋:
樂器名,打擊樂器。一種雲南、廣西等地民族的打擊樂器,用特製的響銅鑄成,面圓體厚,直徑二十至三十公分。演奏時左手提鑼,右手執槌,音色渾厚洪亮。因鑼臍突起成乳狀(半球形),而又有乳鑼、奶鑼、包包鑼之稱。也稱為「冬鑼」。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鋩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傳統民族樂器資料庫
國樂鑼鈸類:
鋩鑼屬於曲面的突心鑼,面徑可以自10㎝至70㎝,常見的為25㎝左右。鑼邊較其他鑼為高,約為面徑之六分之一,如本例面徑29.5㎝,沿高4.3㎝,總高6.8㎝。邊側有繩孔。中、小號多用手提奏,大號則多掛於架上或兩人抬行演奏,以木柄軟頭鑼槌,敲擊鑼面乳心部分。鋩鑼音量較小,音色圓潤、餘音較久。鋩鑼以銅錫合金製成,表面呈紅銅色,多使用於南方少數民族,除做為在節日歌舞活動,與鼓鈸樂器配合使用外,也作為宗教祭祀之法器,以及集眾之信號器。鋩鑼也是漢族民間吹打樂中常見樂器,在北方吹打班中,僅限於喪儀與祭祀使用。
資料來源: 臺灣音樂館 傳統民族樂器資料庫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