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文化與教育的關係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ulture and Education
作者: 湯梅英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文化與教育均以人為主體,人類在發展過程中,不僅創造、累積文化,也建立了社會中教育的制度。文化與教育的關係是彼此相連,相互配合的。從文化的觀點言,教育可視為有系統、有計畫及有價值的一種文化活動,而文化的傳遞與創新則依賴教育的實施。從教育的角度來看,教育現象的產生,教育制度、目的、內容、方法等均與文化環境息息相關。教育與文化的關係可分為以下二方面闡明:
1.並位的關係:將文化視為教育,而教育即是文化,二者是並位的關係。文化是人類過去的經驗,社會的傳統、歷史的遺產,甚或是一種習得的行為;而教育的功能即是傳遞、延續人類以往的經驗、社會傳統、歷史遺產的一個過程,使社會的每一成員以及將成為社會成員的個人均能吸取及共享。因此,教育的過程就是文化的過程,教育的形式就是文化的形式,教育的內容就是文化的內容,社會文化所擁有的理想即為教育理想。而文化則藉由種種文化活動使其不斷延續、發展與創新,文化活動的目的是增加文化的內容,增廣文化的領域,使社會每一個體都能享有文化的內容。文化的活動可視為教育的活動,而教育的活動就是文化的活動。2.相互影響的關係:在現代社會中,普及的教育已廣泛的影響到每一個成長中的個體,進而影響到下一代的文化,因此,教育不僅選擇、傳遞文化至下一代,並能創造與更新文化,由此可知教育對文化的影響。另一方面,文化亦影響教育,社會的文化規範、理想往往決定教育的目的;而教育的內容實際上代表人類經驗的精華,也就是有價值、有意義、適合學習的精選文化。此外,文化形式、文化環境影響到教育的實施、教育的環境等。文化與教育相互影響的關係是顯而易見的。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文化與教育的關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