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雷蒙達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aymonda
作者: 曾淑玲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為三幕四場的舞劇。腳本由莉蒂亞.帕許可娃(Lydia Pashikova)和裴堤帕(M. Petipa)共同編寫,由裴堤帕擔任編舞重任,音樂則由俄國作曲家格拉茲諾夫(Glazunov)負責。第一次演出在1898年1月19日,於聖彼得堡(St. Petersburg)的馬林斯基劇院(Maryinsky Theater)。舞者有雷那尼(Leqnani)、和傑特(Gerdt)……等人。舞台佈景設計是歐.阿列吉(O. Allegri)、伊凡.諾夫(K. Ivanov)和蘭賓(P. Lambin)。故事內容主要敘述女主角的雷蒙達原本是尚.布瑞恩那(Jean de Brienne)的未婚妻。但是阿拉伯騎士阿伯得拉克曼(Abderakhman)卻趁布瑞恩那上戰場打仗時,強迫雷蒙達要嫁給他。婚禮正熱鬧進行時,布瑞恩那終於最後一刻趕回,打敗阿伯得拉克曼,重新贏回雷蒙達,這齣舞劇時常在俄國各地演出,是頗受俄國觀眾歡迎的舞碼。第一次在俄國以外的西方國演出,是在1935年,由尼可萊.祖維列夫(Nicolas Zverev)帶領的立陶宛國家芭蕾舞團(National Ballet of Lithuania)在倫敦演出。之後1946年丹妮洛娃(Danilova)和巴蘭欽(Balanchine),則為蒙地卡羅俄國芭蕾舞團(Ballet Russe de Monte Carlo)的美國公演,推出濃縮版的《雷蒙達》。1964年紐瑞耶夫(Nureyev)為英國皇家芭蕾舞團(Royal Ballet)的巡回公演,演出《雷蒙達》。但只有在斯波列特(Spoleto)和巴爾貝克(Baalbek)兩地的藝術節,演出整本的《雷蒙達》,其他地方都演出此劇的第三幕而已。紐瑞耶夫後來和其他舞團合作,推出了更完整的版本,例如1965年和澳洲芭蕾舞團(The Australian Bllet);1972年和蘇黎克芭蕾舞團(Zurich Opera and Ballet);1975年和美國芭蕾舞團(American Ballet Theater)。除了紐瑞耶夫,像格索夫斯基(T. Gsovsky)和貝里歐佐夫(Beriozoff)也為柏林歌劇院(Germany Opera Berlin)在1975年重編了《雷蒙達》,由格索夫斯基負責第一、二幕;貝里歐佐夫則負責第三幕。巴蘭欽(George Balanchine)在1955年,曾利用《雷蒙達》中的華麗匈牙利舞曲(The Grand pas hongrois)編了一支《十人舞》(Pas de dix);1961年用不同的編曲,推出《雷蒙達變奏曲》(Raymonda Variations);1973年則編作了《匈牙利行列》(Cortège Hongrois)。
參照: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雷蒙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