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稞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ㄑㄧㄥㄎㄜㄧˋㄓㄨㄥˇㄔㄢˇㄩˊ西ㄒㄧㄗㄤˋㄩㄣˊㄋㄢˊ西ㄒㄧㄅㄟˇㄅㄨˋㄙˋㄔㄨㄢ西ㄒㄧㄅㄟˇㄅㄨˋ˙ㄉㄜㄇㄞˋㄌㄟˋㄨㄟˊㄘˇㄉㄧˋㄑㄩㄖㄣˊㄇㄧㄣˊ˙ㄉㄜㄓㄨˇㄕ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稞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青稞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參見「青稞」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質佳之穀物。《說文解字.禾部》:「稞,穀之善者。」清.段玉裁.注:「謂凡穀顆粒俱佳者。《廣韻》云:『淨穀』。」

2. 無皮之穀。《說文解字.禾部》:「稞,……一曰:『無皮穀。』」清.段玉裁.注:「謂穀中有去稃者也。」

3. 「青稞」:植物名。禾本科大麥屬,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產於高寒地帶,形與大麥相似,唯稈較低,穗通常缺芒。粒大,皮薄子脆,味鹹可以釀酒,乃四川、西康、新疆、西藏一帶居民主食,可療疾。《廣韻.平聲.戈韻》:「稞,青稞,麥名。」《新唐書.卷二一七.回鶻列傳下》:「稼有禾、粟、大小麥、青稞,步磑以為麪糜。」《宋史.卷一七五.食貨志上三》:「本道青稞,畝收五石,粒當大麥之三。」亦稱為「稞麥」。

注音: ㄎㄜ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稞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