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只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ㄎㄡˇ
  • 部首外筆畫 2
  • 總筆畫 5
  • 漢語拼音 [一]zhǐ[二]zhī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ㄨㄟˊㄐㄧㄣˇㄧㄡˇㄖㄨˊ:「ㄓˇㄕˋ」、「ㄓˇㄏㄠˇ」、「ㄓˇㄘˇㄧˋㄐㄧㄚㄅㄧㄝˊㄨˊㄈㄣㄏㄠˋ。」
  2. ㄐㄧㄣˇㄖㄨˊ:「ㄓˇㄍㄨㄢˇㄑㄩˋㄗㄨㄛ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只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ǐ
解釋:
  1. 僅。
    【例】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2. 儘管。
    【例】你只管放手去做,不要顧慮太多!
注音:
漢語拼音: zhī
解釋:
  1. 量詞。計算物體件數的單位。同「隻」。
    【例】一只戒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ǐ
解釋:
[副]
1.僅。如:「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2.儘。如:「只管去做」。
[連]
但、而。如:「你做得很好,只是少了一點兒變化。」、「他不是不會,只是不用心罷了。」
[助]
語尾助詞,無義。《詩經.鄘風.柏舟》:「母也天只,不諒人只。」《楚辭.屈原.大招》:「青春受謝,白日昭只。」
[名]
姓。如明代有只好仁。
注音:
漢語拼音: zhī
解釋:
[名]
量詞:同「隻」。(1)計算成對物品的單一部分。元.鄭光祖《王粲登樓》第四折:「住者,兩只手撈菱相似。」《兒女英雄傳》第一七回:「所以姑娘起先聽著鄧九公、褚一官合那莊客三人說話,還不在意,不過睜著兩只小眼睛兒,撥瞪兒撥瞪兒的在一旁聽熱鬧兒。」(2)計算船隻的單位。如:「一只小船」。《石點頭.卷八.貪婪漢六院賣風流》:「前日有個客人,一只小船,裝了些布匹,一時貪小,不去投稅,徑從張家橋轉關。」(3)計算物體件數的單位。如:「一只戒指」。《負曝閑談》第九回:「四喜袋裡別的不打緊,只有一只五卡利的金鋼鑽戒指,要值到一千塊洋錢。」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í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副] ] 僅、只。
音讀: tsí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量] ] 計算成疊紙張的單位。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ㄓˇ
1. 助詞。一般置於句末。《說文解字.只部》:「只,語巳詞也。从口,象气下引之形。」清.段玉裁.注:「語止則氣下引也。」《詩經.鄘風.柏舟》:「母也天只,不諒人只。」《左傳.襄公二十七年》:「諸侯歸晉之德只」晉.杜預.注:「只,辭。」《楚辭.屈原.大招》:「青春受謝,白日昭只。」
2. 指示代詞。是也,此也。《說文解字.只部》「只」字清.段玉裁.注:「只,亦借為是字,〈小雅〉:『樂只君子』,《箋》云:『只之言是也。』〈王風〉『其樂只且』,《箋》云:『其且,樂此而已。按:以此釋只,與〈小雅〉箋同。』」
3. 當副詞:
⑴僅。如:「只此一家,別無分號。」《水滸傳》第二八回:「好漢休說這話!古人道:『不怕官,只怕管。』在人矮簷下,怎敢不低頭!」《金瓶梅》第四五回:「進錢糧之時,香裡頭多上些木頭,蠟裡頭多攙些桕油,那裡查帳去!不圖打點,只圖混水。」
⑵儘。如:「只管去做」。
4. 連詞。表轉折之意。相當於「但」、「而」。如:「你做得很好,只是少了一點兒變化。」、「他不是不會,只是不用心罷了。」《儒林外史》第二○回:「本該竟到監裡去看他一看,只是小弟而今比不得做諸生的時候。」
5. 姓。《正字通.只部》:「只,又姓,明只好仁。」
㈡ㄓ
量詞。計算物體件數之單位。同「隻」。如:「一只戒指」。
@A04449
㈢ㄓˊ
@B01232
注音: ㈠ㄓˇ ㈡ㄓ ㈢ㄓ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只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