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頓首 - 教育百科
ˋ
ˇ
  • 漢語拼音 dùn shǒu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ùn shǒu
解釋:
  1. 舊時書信中,尊崇對方的敬語。
    【例】遲頓首,陳將軍足下。(《文選.丘希範.與陳伯之書》)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頓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ùn shǒu
解釋:
1.以頭叩地而拜。《史記.卷六七.仲尼弟子列傳.端木賜》:「句踐頓首再拜曰:『孤嘗不料力,乃與吳戰,困於會稽,痛入於骨髓,日夜焦脣乾舌,徒欲與吳王接踵而死,孤之願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奉申納幣之敬,子婿韓師愈頓首百拜。」
2.書簡表奏用語,表示致敬。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遲頓首,陳將軍足下。」《三國演義》第一○五回:「福頓首泣奏丞相已亡;將丞相臨終言語,細述一遍。」
3.謂整理頭髮。《韓非子.初見秦》:「其頓首戴羽為將軍,斷死於前,不至千人,皆以言死。」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頓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