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馬太受難曲 - 教育百科
ˇ
ˋ
ˋ
ˋ
ˇ
  • 漢語拼音 mǎ tài shòu nàn qǔ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ǎ tài shòu nàn qǔ
解釋:
樂曲名。根據耶穌受難故事、《馬太福音》第二六、二七章的詞句譜成的宗教音樂,由朗誦調和抒情調、神劇及合唱構成。德文Matthäuspassion的中譯名。以許茲和巴赫的作品最有名,又以巴赫作品編號BWV244最常被演奏,該曲創作於西元一七二七年(在萊比錫擔任教會指揮時),內容共有「最後的晚餐」、「耶穌之死」共六十八首曲子所組成。而演出時須有兩個管弦樂團、多位獨唱者,以及少年與混聲兩個合唱團,加上管風琴伴奏,演奏全曲需要約三小時。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馬太受難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