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擬尖鰭海鰗鰍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擬尖鰭海鰗鰍
英文名: Bregmaceros pseudolanceolatus
描述:
體延長,側扁。頭短小,被海棉狀皮膚。口中型,由吻端斜開;上下頜、鋤骨有齒,腭骨無齒。鰓裂廣;左右鰓膜癒合,但在喉峽部分離。體被中型圓鱗,易落;頭部無鱗;無側線;縱列鱗數。背鰭兩個,第一背鰭為單一細長棘;第二背鰭呈孤形,前部高起,具軟條;臀鰭與第二背鰭相似,約略相對,起點在背鰭起點下方或略後一鰭條;腹鰭喉位,外側數鰭條延長為絲狀;尾鰭圓形或略尖。身體黑色素會隨成長改變,成魚體背具數列黑色素細胞,體腹黃色或稍淡。背鰭前葉具有一黑斑或無,胸鰭上半部深黑色,下半部透明,臀鰭接近透明或僅有少數黑色素細胞,尾鰭前半透明,後半黑色。Torii et al. (2004)重新檢視過去所紀錄之尖尾海鰗鰍(B. lanceolatus) ,並將原始模式標本中的副模標本另立為本種。過去台灣所記錄的麥氏犀鱈(B. mcclellandi)經證實為本種之誤鑑。
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臺灣南部至東南亞各國。臺灣分布於全島。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