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小甘鰺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小甘鰺
英文名: Seriolina nigrofasciata
描述:
體呈長圓形或橢圓形,腹部圓。吻甚圓鈍。上頜骨末端圓形,延伸至眼後緣之下方。上下頜、腭骨、鋤骨及舌面均具絨毛狀齒。鰓耙絕大部分為瘤狀,數目少,排列稀,是本屬重要之特徵。側線上無稜鱗。尾柄兩側之肉質稜脊幼時不顯,隨著成長而漸隆起。第一背鰭硬棘5-7,有膜相連。無離鰭。胸鰭寬短,長度較腹鰭短。體背藍灰色,腹部白色;幼魚時體側具5-7條橫帶,隨著成長,橫帶漸形成大小不一之污斑散於體側,成魚時則消失。第一背鰭黑色;第二背鰭及臀鰭暗棕色;腹鰭及尾鰭黃棕色至黑色;胸鰭色淡。
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熱帶及亞熱帶海域。台灣各沿岸均可見其蹤跡,是常見之魚種。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Seriolina nigrofasciata (Rüppell, 1829)
形態:
側線無稜鱗,臀鰭鰭基較第二背鰭者為短,背鰭有7硬棘,吻長短於眼徑的2倍;鰓耙呈櫛狀。最大體長70公分,5.2公斤。
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洋,西太平洋之熱帶及亞熱帶海域(日本至澳洲)。
生態習性:
通常單獨生活,生活在外海礁區大陸棚20~150公尺區域。以底棲性魚類,頭足類及蝦為食。
利用:
供食用。以圍網,籠具,刺網,魚釣捕捉。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亞綱: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組: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亞組: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目: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首目: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亞目: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系: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科:
鰺科(Family Carangidae) Jacks,Pompanos
上科: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小甘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