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橄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橄欖:常綠喬木。果實綠色,長圓形,可生食或製成蜜餞。種子可榨油。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橄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gǎn |
解釋:
參見「橄欖」條。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橄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橄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橄欖」:植物名。橄欖科橄欖屬,常綠喬木。灰褐色樹皮,片狀剝落,皮目顯明,嫩枝具有鏽褐色短毛。羽狀複葉互生,總狀花序著生於葉腋上部,雌雄雜株,橢圓形核果,初為黃綠色,後轉為黑黃色。果實可生食或鹽漬或蜜餞後食之。亦稱為「南威」、「諫果」、「青果」、「忠果」。《玉篇.木部》:「橄,果木,橄欖也。」《舊唐書.卷二○.哀帝本紀》:「福建每年進橄欖子,比因閹豎出自閩中,牽於嗜好之間,遂成貢奉之典。」 |
|
注音: | ㄍㄢˇ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橄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