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鱔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huáng shàn |
解釋:
鱔魚的別名。參見「鱔魚」條。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黃鱔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黃鱔 |
英文名: | Monopterus albus |
描述: 體細長而呈圓柱狀,頭部膨大,頰部隆起。吻短而扁平;口開於吻端,斜裂;上下頜均具齒。眼甚小,隱於皮下。鰓裂在腹側,左右鰓膜癒合。沒有胸鰭與腹鰭;背鰭與臀鰭也都退化成皮褶,而與尾鰭相連。體裸露無鱗片,富黏液;側線完全,沿體側中央直走。體背為黃褐色,腹部顏色較淡,全身並有不規則黑斑紋。 |
|
分布: 廣泛分布於亞洲東部及附近之大小島嶼,西起東南亞,東至菲律賓群島,北起日本,南至東印度群島。臺灣西部淡水域皆有其分布。 |
|
作者: | 臺灣魚類資料庫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日期: | 2007年1月 |
出處: |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
辭書內容
學名: Monopterus albus (Zuiew, 1793) |
|
形態: 體延長似鰻,呈圓柱型;吻短;口端位;體光滑無鱗;全身黃褐色,有不規則斑紋;體長可達85公分。 |
|
分布: 日本、中國、東南亞、印度、澳洲等地區。 |
|
生態習性: 棲息於淡水域泥沼中的肉食性魚類,以昆蟲、蝌蚪、小魚為食,喜歡在岸邊或田裏鑽洞穴居。 |
|
利用: 供食用。 |
|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
|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
|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
|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
|
亞綱: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
|
組: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
|
亞組: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
|
目: 含鰓魚目(Order Synbranchiformes) |
|
首目: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
|
亞目: 含鰓魚亞目(Suborder Synbranchoidei) |
|
系: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
|
科: 鱔科(Family Synbranchidae),Swamp-eels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黃鱔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對應華語: | 黃鱔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黃鱔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