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之家(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少 | |
年 | |
之 | |
家 | |
( | |
大 | |
陸 | |
地 | |
區 | |
)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袁祖望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少年之家為大陸地區的一種校外教育機構,規模較大者稱少年宮,小者則稱少年之家。各地稱呼不盡一致,或稱少年科學技術館,或稱兒童活動中心、兒童俱樂部等,其性質、任務基本相同。一九五二年於北海公園內建立的北京少年之家當屬最早,此後,一些大城市亦陸續建立了少年宮、少年之家等校外教育機構。一九六○年代初,少年之家,開始向小型、多樣、分散的校外活動站發展,活動站一般建立在職工住宅區和居民委員會。文化大革命期間,少年之家等校外教育機構被批判為「培養修正主義苗子的溫床」,因而遭致破壞,文革後逐漸恢復。截至一九九○年底,已有少年宮或少年之家、兒童活動中心、少年科技館、兒童活動站、兒童樂園等校外教育機構一萬餘所,不少地區初步形成了省、市、縣、區、街道的校外教育網絡。少年之家的活動,包括音樂、美術、舞蹈、戲劇、戲曲、棋藝、科技、文學、外語等各方面。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少年之家(大陸地區)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