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借問 - 教育百科
ˋ
ˋ
  • 漢語拼音 jiè wè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è wèn
解釋:
1.詢問。《宋書.卷八七.蕭惠開傳》:「慮興宗不能詣己,戒勒部下:『蔡會稽部伍若借問,慎不得答。』惠開素嚴,自下莫敢違犯。」唐.任華〈寄杜拾遺〉詩:「杜拾遺,知不知,昨日有人誦得數篇黃絹詞,吾怪異奇特借問,果然稱是杜二之所為。」
2.請問。為向人打聽情況時的客氣話。唐.崔顥〈長干曲〉四首之一:「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水滸傳》第三回:「史進道:『借問經略府內有個東京來的五教頭嗎?』」
3.詩中常見的假設性問語。一般用於上句,下句即作者自答。晉.陶淵明〈悲從弟仲德〉詩:「借問為誰悲?懷人在九冥。」唐.韓愈〈送僧澄觀〉詩:「借問經營本何人?道人澄觀名籍籍。」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借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屬性: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相似詞: 【拜問】【請問】
對應華語: 借問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借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ioh-m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請問。向對方討教、請問的客套話。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借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請問請教 相關客家語 借問相借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