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台灣小蹄鼻蝠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台灣小蹄鼻蝠為台灣兩種蹄鼻蝠中體型較小者.體重只有大蹄鼻蝠的三分之一,體色也較淡.鼻部的特化型態則與大蹄鼻蝠一般嚇人,這種特化的鼻葉有助於接收蝙蝠自己發射出去再反射回來的超音波,讓蝙蝠可以更ˋ準確地辨認方位,捕食昆蟲. 本種為夜行性,群居,以鱗翅目昆蟲為食。棲息於低海拔之岩洞、隧道中;白天棲息時,個體間常相互緊靠,呈一密集之群聚,數量可高達數千隻。有時與其他種類蝙蝠(如台灣葉鼻蝠、摺翅蝠)同居一洞,但不同種類各自成群,不相混雜。 棲地分布:普遍分布於臺灣低海拔地區。
知識 1:
  台灣小蹄鼻蝠為台灣兩種蹄鼻蝠中體型較小者.體重只有大蹄鼻蝠的三分之一,體色也較淡.鼻部的特化型態則與大蹄鼻蝠一般嚇人,這種特化的鼻葉有助於接收蝙蝠自己發射出去再反射回來的超音波,讓蝙蝠可以更ˋ準確地辨認方位,捕食昆蟲. 本種為夜行性,群居,以鱗翅目昆蟲為食。棲息於低海拔之岩洞、隧道中;白天棲息時,個體間常相互緊靠,呈一密集之群聚,數量可高達數千隻。有時與其他種類蝙蝠(如台灣葉鼻蝠、摺翅蝠)同居一洞,但不同種類各自成群,不相混雜。  棲地分布:普遍分布於臺灣低海拔地區。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台灣小蹄鼻蝠
學域-大分類: 動物-獸類
拉丁屬名: Rhinolophus
拉丁種小名: monoceros
紀錄類別: 脊椎動物獸類知識單元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Formosan Lesser Horseshoe Bat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Rhinolophus monoceros (K. Andersen, 1905)
形態:
頭軀幹長3.7~4.5公分,尾長1.5~2.9公分,前臂長3.6~4公分;體淡褐色,上鼻葉呈等邊三角形,中鼻葉具一楔狀突起,下鼻葉呈馬蹄形;耳殼大,具迎珠。
分布:
台灣。
生態習性:
本種為台灣特有種,棲息於低海拔之岩洞、隧道中;有時與其他種類蝙蝠(如台灣葉鼻蝠、摺翅蝠)同居一洞,但不同種類通常各自成群,不相混雜;夜行性,以昆蟲為食。
綱: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目:
翼手目(Order Chiroptera)
科:
蹄鼻蝠科(Family Rhinoloph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台灣小蹄鼻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