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增強理論在組織行為改變上之應用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黃昆輝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增強理論(Reinforcement Theory)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施金納(Burrhus F. Skinner)所提出的。施金納在〔自由與尊嚴的超越〕(Beyond Freedom and Dignity)一書中認為人類行為的學習或終止,依行為能否獲得滿意的結果而定。
  增強理論所根據的原則有四,即正增強(positive reinforcement)、負增強(negative reinforcement)、懲罰(punishment)和消弱(extinction)。正增強的作用在於強化某一能夠帶來愉悅性結果的行為反應;負增強的作用在於強化某一能夠使厭惡性結果停止的行為反應;懲罰的作用在於制止某一行為反應;消弱的功能,則是希望藉著對其一行為反應的不予增強,而逐漸減弱該行為,最後終於消失。
  增強有所謂連續增強(continuous reinforcement)和間歇增強(intermittent reinforcement)。一般而言,若要學習某一新行為,則連續增強比較有效;若要保留某一已學習的行為,則間歇增強比較有效。增強亦有所謂的立即增強(immediate reinforcement)和延宕增強(delayed reinforcement),無論是學習新行為或保留舊行為,立即增強都要比延宕增強有效果。
  依據增強理論,我們可採取「組織行為改變技術」(organizational behavior modification, OB Mod)來改善組織成員的行為表現。其步驟有五:(1)明確界定欲改善的特定行為;(2)測量成員現有的行為表現程度;(3)分析成員行為的前因、現況和結果;(4)利用正增強、負增強、懲罰和消弱等四原則來設定行為改變的行動計畫和策略;(5)評估成員行為改變的效果。
  組織行為改變技術的採行,有助於減少成員的不當行為(如遲到早退、不假外出等)以及增強成員的正確行為(如對他人禮貌、注意工作安全等)。唯該項技術亦受到兩項批評:其一,該項技術過度依賴外在增強物,如果外在增強物不再出現或強度不夠時,則所希望建立的行為反應可能不再呈現;其二,該項技術忽略了成員所具備的信念、價值以及意志等內在心理歷程,而這些歷程可能比起外在增強物更能影響成員的行為反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增強理論在組織行為改變上之應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