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情意發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ffective Development
作者: 王文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們常以為情意或情感與智力的功能是分殊的,但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認為:基於分析的需要,二者或可分開探討,但就兒童發展的角度分析,如此區分是無法驗證的。皮亞傑認為認知與情意發展二者有顯著的並行關係:第一,情意發展的意義與認知或智力發展的意義相同。當人檢驗兒童的道德問題推理時(道德問題推理為情意生活的一部分),可以見到兒童的道德概念是建構而得的,與認知概念也是建構而來的相同。
  第二,皮亞傑也認為所有的行為兼具情意與認知層面,既無純認知行為,亦無純情意行為。「喜歡」數學的兒童,其數學成績進步迅速。「不喜歡」數學的兒童,其成績很難有所進步。在每個個案中,認知行為受到情意的影響;誠如皮亞傑所言:「行為的發生,很難發現是獨自出自情意而無任何認知成分夾雜其中。欲發現僅有認知成分的行為,同樣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見,討論情意發展時應兼顧認知發展。(參見「情意」)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情意發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