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擔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ㄕㄡˇ
  • 部首外筆畫 13
  • 總筆畫 16
  • 漢語拼音 [一]dān[二]dàn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ㄩㄥˋㄐㄧㄢㄅㄤˇㄊㄧㄠㄉㄨㄥ西˙ㄒㄧㄖㄨˊ:「ㄉㄢㄕㄨㄟˇ」、「ㄉㄢㄔㄞˊ」。
  2. ㄓㄨˊㄓˋㄏㄨㄛˋㄇㄨˋㄓˋㄩㄥˋㄌㄞˊㄊㄧㄠㄨˋ˙ㄉㄜㄑㄧˋㄐㄩˋㄖㄨˊ:「ㄅㄧㄢˇㄉㄢ」。
  3. ㄧㄡㄌㄩˋㄘㄠㄒㄧㄣㄖㄨˊ:「ㄉㄢㄒㄧㄣ」、「ㄉㄢㄧㄡ」、「ㄉㄢㄐㄧㄥㄕㄡˋㄆㄚˋ」。
  4. ㄈㄨˋㄗㄜˊㄔㄥˊㄉㄤㄖㄨˊ:「ㄈㄨˋㄉㄢ」、「ㄉㄢㄉㄤ」、「ㄉㄢㄅㄠˇ」、「ㄉㄢㄖㄣˋ」、「ㄔㄥˊㄉㄢ」。
  5. ㄉㄢㄐㄧㄚˋㄊㄞˊㄙㄨㄥˋㄅㄧㄥˋㄖㄣˊㄏㄨㄛˋㄕㄤㄏㄨㄢˋ˙ㄉㄜㄖㄨㄢˇㄔㄨㄤˊㄖㄨˊ:「ㄊㄚㄅㄟˋㄊㄞˊㄕㄤˋㄉㄢㄐㄧㄚˋㄙㄨㄥˋㄕㄤˋㄐㄧㄡˋㄏㄨˋㄔㄜ˙ㄌㄜ。」
注音:
解釋:
  1. ㄐㄧㄢㄈㄨˋ˙ㄉㄜㄗㄜˊㄖㄣˋㄖㄨˊ:「ㄕㄥㄏㄨㄛˊㄓㄨㄥˋㄉㄢˋ」。
  2. ㄌㄧㄤˋㄘˊㄩㄥˋㄩˊㄐㄧˋㄙㄨㄢˋㄔㄥˊㄊㄧㄠㄨˋㄆㄧㄣˇ˙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ㄧˊㄉㄢˋㄇㄧˇ」、「ㄌㄧㄤˇㄉㄢˋㄔㄞ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擔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ān
解釋:
  1. 用肩膀挑東西。
    【例】擔水、擔柴
  2. 扁擔:竹製或木製的扁長形,用來挑物的器具。
  3. 負責、承當。
    【例】擔當、擔任、擔保
注音:
漢語拼音: dàn
解釋:
  1. 用扁擔所挑的物品。
    【例】擔子
  2. 肩負的責任。
    【例】重擔
  3. 量詞。計算成挑物品的單位。
    【例】一擔米、兩擔柴、三擔賀禮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ān
解釋:
[動]
1.用肩膀挑東西。如:「擔水」。《戰國策.秦策一》:「羸縢履蹻,負書擔橐。」
2.參見「扁擔」條。
3.負責、承當。如:「擔風險」、「這責任我恐怕擔不起。」《紅樓夢》第六七回:「人家陪著你走了二三千里的路程,受了四五個月的辛苦,而且在路上又替你擔了多少的驚怕沉重。」
注音:
漢語拼音: dàn
解釋:
[名]
1.用扁擔所挑的物品。《列子.湯問》:「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2.肩負的責任。如:「重擔」。
3.量詞。計算成挑物品的單位。如:「一擔米」、「兩擔柴」、「三擔賀禮」。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am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指肩負的責任。
  2. [[動] ] 負責、承當。
  3. [[動] ] 掛慮。
音讀: tan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以肩挑物。
  2. [[動] ] 負責、承當。
  3. [[動] ] 表示把頭抬起。
  4. [[名] ] 一種可架在身上的器具。
音讀: tàn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攤販。
  2. [[量] ] 計算成挑物品的單位。
  3. [[名] ] 擔子。
  4. [[量] ] 計算重量的單位。一百斤為一擔。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牛擔加擔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