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歇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ㄒㄧㄡㄒㄧˊㄖㄨˊ:「ㄒㄧㄝㄒㄧˊ」、「ㄨㄛˇ˙ㄇㄣㄓㄢˋㄕˊㄗㄞˋㄓㄜˋㄌㄧˇㄒㄧㄝㄧˋㄏㄨㄜˇ˙ㄅㄚ!」
  2. ㄊㄧㄥˊㄓˇㄖㄨˊ:「ㄒㄧㄝㄧㄝˋ」、「ㄒㄧㄝㄕㄡ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歇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ē
解釋:
  1. 休息。
    【例】已經忙了一早上,該歇會兒了!
  2. 停止。
    【例】歇業、歇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ē
解釋:
[動]
1.休息。《說文解字.欠部》:「歇,息也。」如:「這事不急,您歇會兒再做。」唐.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詩:「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2.停止。如:「歇業」、「歇手」。宋.岳飛〈滿江紅.怒髮衝冠〉詞:「憑欄處,瀟瀟雨歇。」
3.睡覺、住宿。如:「安歇」、「歇宿」。《水滸傳》第三二回:「當夜直吃到五更,叫小嘍囉伏侍宋江歇了。」《紅樓夢》第四四回:「平兒就在李紈處歇了一夜。」
4.竭盡、凋零、衰敗。南朝齊.謝朓〈王孫遊〉詩:「無論君不歸,君歸芳已歇。」唐.李賀〈傷心行〉:「燈青蘭膏歇,落照飛蛾舞。」
5.氣味消散。《文選.顏延之.和謝監靈運詩》:「芬馥歇蘭若,清越奪琳珪。」
[名]
量詞:(1)計算動作次數的單位。相當於「番」、「次」。《董西廂》卷五:「送下階來欲待別,又囑付兩三歇。」(2)計算時段的單位。《水滸傳》第四回:「下得亭子,松樹根邊又坐了半歇。」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相關資料連結
詔安音 相關資料連結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ioh
又音: heh、hennh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休息、停止。
  2. 休息
同義詞: 休息、停睏、歇睏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休息停睏歇睏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