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海口圖書館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江水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海口圖書館是海南省最大的圖書館,於1956年6月成立。原為海口市文化館閱覽室,館址面積約100平方公尺。一層作閱覽室,二層作書庫,館藏圖書僅幾千冊,工作人員3名,每天到館讀者四、五十人。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市民對科學知識要求的提高,原有的館舍已不敷日益增長的需要,1958年9月,經海口市政府決定,館址遷至現址吳氏宗祠,該祠為1936年建造的水泥結構3層樓,建築面積為490平方公尺。至1960年,該館藏達50,000冊,訂閱報紙20種,期刊100餘種,成為海口市民的文化園地之一。文化大革命期間,海口圖書館受到較大損失,業務工作幾乎停頓。1970年9月恢復開館,經數年努力,館藏圖書增加到110,000冊,報紙增至50種,期刊436種,發放借書證800個,平均每天到館閱覽300人次左右,圖書館工作人員增加到14人。1983年,海南省開始改革開放,成為經濟特區,給海口圖書館帶來了生機,引起市政府和各界的重視。1984年在舊館舍前破土興建新館舍,1986年一座造型別致,外襯茶色玻璃,高8層達40米的新型圖書館大樓落成,面積為4,000平方公尺。大樓矗立於椰樹叢中,綠蔭掩映,寧靜嫻雅,是讀書治學的好場所。
  海口圖書館現有藏書160,000冊,其中古籍線裝書5,869冊,地方文獻約3,000冊,保存有臺灣商務印書館翻印的新版文淵閣〔四庫全書〕和〔古今圖書集成〕各1套。訂閱報紙102種,112分,期刊882種964分。
  海口圖書館下設採編部、流通部、輔導部和辦公室及報刊閱覽廳、特藏文獻廳、兒童閱覽廳、科學技術廳和外借處。現有工作人員37名,其中具有中級專業職稱3名,初級專業職稱19名。
  為適應經濟特區發展的需要,海口圖書館本著提高市民文化素質的宗旨,採取多種形式的服務,承擔了對海口市41個基層圖書館的業務輔導並在郊區建立流通站14個,每年堅持舉辦一期圖書館業務培訓班,自1987年以來,已辦5期,受訓人員210名。海口圖書館面向社會敞開發放借書證7,026個,為方便讀者借閱圖書,將借書期限延長至半個月,同時,實行文學類圖書開架。目前,每天平均借書300冊次,開館時間每週44個小時。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海口圖書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