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社會性知覺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ocial Perception
作者: 詹昭能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社會性知覺指個人根據一個人或一群人的外表、屬性、行為與所處情境等因素,判斷特定對象的性格、情緒與能力,因而形成某種印象或推斷行為原因的心理作用。如隱涵人格理論(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方面的研究顯示,每個人對人格與行為都有一套看法,往往根據某項特質推斷其他特質的存在,對別人形成特定的性格知覺。
  社會性知覺研究主要在探討知覺品質與影響因素,有的研究者採取結構主義者的方式(structuralist approach)的觀點,以知覺對象特性的影響研究為重點。有的研究者以建構主義者的方式(constructivist approach)為觀點,側重知覺者認識構造、過程與動機的影響研究。另有研究者認為知覺對象特性與當事人心理因素,都會影響社會性知覺過程與結果。
  以印象形成(impression formation)為例,知覺者的期望、情感作用、自我基模與訊息處理策略等,影響知覺者選擇、回憶、比較與理解有關知覺對象的訊息,並決定最後印象的形成,與建構主義觀點一致。其次結構主義取向研究指出人對別人印象的好壞,是各項特質評量結果的總平均,這是安德生(N. Anderson)所提出的平均理論模式(averaging model)。不過安德生後來發展的訊息綜合理論(information integration theory)主張知覺者個人特質會影響印象的形成,所形成的印象是對各項特質評量的加權平均(a weighted average)。研究顯示受個人經驗與情緒影響,知覺者會特別注意並回想別人的某些特質,對各項特質有不同的加權值,因而所形成的印象並非只是個別評量的總平均。
  又以歸因現象(attribution)為例,行動者或觀察者效應(actor-observer effect)的實證研究,是建構主義社會性知覺觀點的支持者,另外研究也顯示個人動機與信念也會影響歸因方式。至於凱爾利(H.H. Kelley,1921~ )所提的共變原則(covariation principle)理論,則比較接近結構主義觀點,因為行為者先後在類似場合的反應一致性(consistency)、面對類似情境時與別人反應方式的符合性(consensus)、對特定刺激反應方式的獨特性(distinctiveness)等三項共變訊息,決定判斷特定行為原因的關鍵。
  社會性知覺研究主題還包括:團體成見(group stereotypes)知覺、情緒知覺、臉部表情知覺、肢體語言知覺、身體接觸知覺與謊言辨識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社會性知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