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具刀舞 - 教育百科
面 | |
具 | |
刀 | |
舞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Mien Chü Tao Wu |
作者: | 王玉英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彝族祭祀舞蹈,彝族方言稱其為《阿妥木義嘎》,即《刀舞》之意。流傳於雲南省祿豐縣高峰地區。據此舞所顯示與三國(西元220∼西元265)時代,諸葛孔明(西元181∼西元234)於建興三年(西元225)率軍渡瀘水南征,對被俘者孟獲及其領下之士兵、百姓等極其禮遇,並傳授農耕技術及刀術,從此每當練習刀術時,都要抬出孔明、關羽及孟獲三人之面具頭像,復述農耕技術,祈求人畜平安五榖豐收。每年農曆六月二十七日在火把山梁子正式舉行祭祀時,舞者數十人均紮紅頭巾,結繡球插鳩尾,畫臉譜,著短裝手持大刀,圍繞三個面具頭像起舞。舞步有〈踢〉、〈跨〉、〈蹲〉、〈點〉、〈跳〉、〈轉〉、〈走〉等步法。刀法有〈跺〉、〈抹〉、〈涮〉、〈掖〉、〈晃〉、〈刺〉、〈拋〉、〈穿〉、〈舉〉等招數。 |
|
參照: 《中國少數民族藝術詞典》1991。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面具刀舞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