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岌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ㄕㄢ
  • 部首外筆畫 4
  • 總筆畫 7
  • 漢語拼音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ㄐㄧˊㄐㄧˊㄨㄟˊㄒㄧㄢˇ˙ㄉㄜㄧㄤˋ˙ㄗㄖㄨˊ:「ㄐㄧˊㄐㄧˊㄎㄜˇㄨㄟ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岌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山勢高峻。
    【例】岌峨
  2. →岌岌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形]
1.山勢高峻。如:「岌峨」、「岌嶪」。《爾雅.釋山》:「小山岌,大山峘。」
2.危險。參見「岌岌」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山勢高峻。大徐本《說文解字.山部.新附》:「岌,山高貌。」《爾雅.釋山》:「小山岌,大山峘。」漢.張衡〈西京賦〉:「疏龍首以抗殿,狀巍峨以岌嶪。」唐.杜甫〈九成宮〉詩:「曾宮憑風迴,岌嶪土囊口。」唐.杜甫〈朝獻太清宮賦〉:「地軸傾而融曳,洞宮儼以嶷岌。」

2. 擬聲詞,形容椎鐵之聲。漢.馬融〈長笛賦〉:「雷叩鍛之岌峇兮。」

3. 「岌岌」:

⑴ 高峻。《楚辭.屈原.離騷》:「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唐.張九齡〈奉和聖製途經華山〉詩:「攢峰勢岌岌,翊輦氣雄雄。」

⑵ 危險之狀。《孟子.萬章上》:「天下殆哉!岌岌乎!」《韓非子.忠孝》:「當是時也,危哉!天下岌岌,有道者,父固不得而子,君固不得而臣也。」《三國演義》第一○回:「忽見帳下大旗為風所吹,岌岌欲倒,眾軍士挾持不定。」

⑶ 急速、急切之狀。晉.潘岳〈笙賦〉:「汎淫汜豔,霅曄岌岌。」

注音: ㄐㄧ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岌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