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魍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ǎng
解釋:
  1. →魍魎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ǎng
解釋:
參見「魍魎」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bá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魍魎」:

⑴ 傳說中之山川精怪。身形矮小如三歲小孩,赤黑色、紅眼、長耳。《說文解字.虫部》:「蜽,山川之精物也。」清.段玉裁.注:「俗作魍魎。」《玉篇.鬼部》:「魍,魍魎,水神,如三歲小兒,赤黑色。」漢.張衡〈西京賦〉:「螭魅魍魎,莫能逢旃。」唐.孟郊〈連州吟〉:「髣髴驚魍魎,悉窣聞楓林。」《西遊記》第一八回:「也不曉得有甚麼鬼祟魍魎,邪魔作耗。」亦作「蜽」、「𩖩」、「罔兩」、「罔閬」。

⑵ 影子外圍顏色較淡部分。《淮南子.覽冥》:「浮游不知所求,魍魉不知所往。」漢.班固〈幽通賦〉:「恐魍魎之責景兮,羌未得其雲已。」亦作「罔兩」。

注音: ㄨㄤ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魍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臺灣台語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