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甘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ㄍㄢ
  • 部首外筆畫 0
  • 總筆畫 5
  • 漢語拼音 gān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ㄨㄟˋㄉㄠˋㄊㄧㄢˊㄇㄟˇㄖㄨˊ:「ㄍㄢㄊㄧㄢˊ」、「ㄍㄢㄇㄟˇ」、「ㄍㄢㄨㄟˋ」、「ㄍㄢㄓˇ」。
  2. ㄌㄜˋㄧˋㄑㄧㄥˊㄩㄢˋㄖㄨˊ:「ㄍㄢㄒㄧㄡ」、「ㄍㄢㄒㄧㄣ」、「ㄒㄧㄣㄍㄢㄑㄧㄥˊㄩㄢˋ」、「ㄗˋㄍㄢㄉㄨㄛˋㄌㄨㄛˋ」、「ㄍㄢㄅㄞˋㄒㄧㄚˋㄈㄥ」。
  3. ㄇㄟˇㄏㄠˇ˙ㄉㄜㄖㄨˊ:「ㄍㄢㄌㄧㄣˊ」、「ㄍㄢㄌㄨ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甘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ān
解釋:
  1. 味道甜美的,像糖蜜一樣。與「苦」相對。
    【例】甘泉、甘美、味香甘甜
  2. 比喻舒適的處境。
    【例】先甘後苦、同甘共苦
  3. 樂意、情願、自願。
    【例】甘願、甘拜下風、自甘墮落
  4.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ān
解釋:
[形]
1.甜美的。如:「味香甘甜」。《莊子.山木》:「直木先伐,甘井先竭。」清.洪昇《長生殿》第一五齣:「海南荔子味尤甘,楊娘娘偏喜啖。」
2.美好。《詩經.小雅.甫田》:「以祁甘雨,以介我稷黍,以穀我士女。」《左傳.昭公十一年》:「幣重而言甘,誘我也。」
[名]
1.美味的食物。《孟子.梁惠王上》:「為肥甘不足於口與?」晉.陶淵明〈有會而作詩〉:「菽麥實所羨,孰敢慕甘肥?」
2.姓。如秦代有甘茂。
3.二一四部首之一。
[動]
順遂。《左傳.莊公九年》:「管召讎也,請受而甘心焉。」
[副]
樂意、情願、自願。如:「甘願」、「甘拜下風」、「自甘墮落」。《詩經.齊風.雞鳴》:「蟲飛薨薨,甘與子同夢。」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am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 甜美的、美好的。
  2. [[動] ] 願意、捨得。
  3. [[動] ] 值得疼惜。
音讀: Kam
屬性: 附-百家姓
解釋:
  1. 附錄-百家姓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