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獠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iáo
解釋:
  1. 醜惡、凶惡。
    【例】青面獠牙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iáo
解釋:
[動]
夜間打獵。《廣韻.平聲.蕭韻》:「獠,夜獵也。」《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眇眇忽忽若神仙之髣髴,於是乃相與獠於蕙圃。」
[名]
罵人的話。指兇悍的人。《新唐書.卷一○五.褚遂良傳》:「武氏從幄後呼曰:『何不撲殺此獠?』」
[形]
面貌凶惡。如:「青面獠牙」。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iâu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ㄌㄧㄠˊ

1. 夜間打獵,亦泛指打獵。《說文解字.犬部》:「獠,獵也。」《爾雅.釋天》:「宵田為獠,火田為狩。」漢.司馬相如〈子虛賦〉:「眇眇忽忽若神仙之髣髴,於是乃相與獠於蕙圃。」

2. 面貌凶惡。《西遊記》第三六回:「七高八低孤拐臉,兩隻黃眼睛,一個磕額頭,獠牙往外生,就像屬螃蟹的。」《紅樓夢》第八一回:「疼的眼睛前頭漆黑,看見滿屋子裡都是些青面獠牙拿刀舉棒的惡鬼。」

㈡ㄌㄠˇ

1. 西南夷名。《玉篇.犬部》:「獠,力道切,夷名。」晉.張華《博物志.卷二.異俗》:「荊州極西南界至蜀,諸民曰獠子。」《三國演義》第八九回:「四壁廂火明鼓響,蜀兵殺到。蠻兵獠丁,自相衝突。」

2. 罵人的話。指兇悍之人。《新唐書.卷一○五.列傳.褚遂良》:「武氏從幄後呼曰:『何不撲殺此獠?』」《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老爺正瞌睡,沒甚事,誰敢去稟?你這獠子好不達時務!」

注音: ㈠ㄌㄧㄠˊ ㈡ㄌㄠ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獠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