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燼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ìn
解釋:
  1. 物體燃燒後所剩餘的東西。
    【例】灰燼、餘燼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ìn
解釋:
[名]
1.物體燃燒後剩餘的東西。如:「餘燼」。《文選.曹冏.六代論》:「宗廟焚為灰燼,宮室變為蓁藪。」宋.陸游〈秋夜〉詩:「倦叟投床早,昏燈落燼頻。」
2.遺民。《左傳.襄公四年》:「靡自有鬲氏,收二國之燼,以滅浞而立少康。」晉.杜預.注:「燼,遺民。」
[動]
燒毀。《抱朴子.內篇.道意》:「大火既過,時餘不燼草木。」宋.蘇軾〈玉堂硯銘〉:「燼南山之松,為煤無餘。」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物體燃燒後之剩餘物。如:「餘燼」。《說文解字.火部》:「(燼),火餘也。」《玉篇.火部》:「,火餘也。燼,同上。」三國魏.曹冏〈六代論〉:「宗廟焚為灰燼,宮室變為秦藪。」宋.陸游〈秋夜〉詩:「倦叟投床早,昏燈落燼頻。」

2. 燒毀。《舊唐書.卷一六○.列傳.李翱》:「蓋遭秦火,《詩》、《書》、《禮經》燼滅,編殘簡缺,漢乃求之。」宋.蘇軾〈玉堂硯銘〉:「燼南山之松,為煤無餘。」

3. 遺民。《左傳.襄公四年》:「靡自有鬲氏,收二國之燼,以滅浞而立少康。」晉.杜預.注:「燼,遺民。」《北史.卷四七.列傳.袁翻》:「若婆羅門能自克厲,使餘燼歸心,收離聚散,復興其國者,乃漸令北轉,徙度流沙,即是我之外藩。」

注音: ㄐㄧㄣ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燼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