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筭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ㄓㄨˊ
  • 部首外筆畫 7
  • 總筆畫 13
  • 漢語拼音 suà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uàn
解釋:
[名]
1.古代用來計數的器具。漢.王充《論衡.感虛》:「夫以箸撞鐘,以筭擊鼓,不能鳴者,所用撞擊之者小也。」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如籌筭,雖無情,運之者有情。」
2.謀略。《文選.陸機.弔魏武帝文》:「長筭屈於短日,遠跡頓於促路。」
[動]
計數。同「算」。《文選.枚乘.七發》:「孔老覽觀,孟子持籌而筭之,萬不失一。」《後漢書.卷四八.翟酺傳》:「今自初政已來,日月未久,費用賞賜已不可筭。」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