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輸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ㄔㄜ
  • 部首外筆畫 9
  • 總筆畫 16
  • 漢語拼音 shū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ㄅㄞˋㄖㄨˊ:「ㄈㄨˊㄕㄨ」、「ㄖㄣˋㄕㄨ」、「ㄕㄨㄧㄥˊ」。
  2. ㄐㄧㄤㄉㄨㄥ西˙ㄒㄧㄧㄡˊㄐㄧㄚˇㄉㄧˋㄙㄨㄥˋㄉㄠˋㄧˇㄉㄧˋㄖㄨˊ:「ㄩㄣˋㄕㄨ」、「ㄕㄨㄙㄨㄥˋ」。
  3. ㄓㄨˋㄖㄨˋㄖㄨˊ:「ㄕㄨㄒㄧㄝˇ」、「ㄕㄨㄖㄨ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輸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ū
解釋:
  1. 運送。
    【例】運輸、輸送、輸油
  2. 捐獻。
    【例】輸財、捐輸
  3. 失敗。與「贏」相對。
    【例】服輸、認輸、輸球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ū
解釋:
[動]
1.運送。如:「運輸」、「輸油」。《左傳.僖公十三年》:「秦於是乎輸粟于晉。」
2.捐獻、獻納。《左傳.襄公九年》:「魏絳請施舍,輸積聚以貸。」《漢書.卷五八.卜式傳》:「時漢方事匈奴,式上書,願輸家財半助邊。」
3.失敗。如:「比賽結果,他們輸了三球。」
[名]
1.負、敗。如:「服輸」、「認輸」。
2.姓。如漢代有輸子陽。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u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贏的相反。
  2. [[動] ] 不如、比不上。
  3. [[動] ] 運送、運輸。
  4. [[動] ] 打賭。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運送。如:「運輸」、「輸油」。《說文解字.車部》:「輸,委輸也。」清.杜文瀾《古謠諺》卷二七:「諺曰:『湖廣熟,天下足』,言土地廣沃,而長江轉輸便易,非他省比。」

2. 捐獻、獻納。《左傳.襄公九年》:「魏絳請施捨,輸積聚以貸。」《漢書.卷五八.公孫弘卜式兒寬傳.卜式》:「時漢方事匈奴,式上書,願輸家財半助邊。」

3. 傳達。《醒世恆言.卷一五.赫大卿遺恨鴛鴦絛》:「大卿急忙還禮,用那雙開不開、合不合、慣輸情、專賣俏、軟瞇的俊眼,仔細一覷。」

4. 於比量、比賽中落敗,相對於勝或贏。如:「服輸」、「認輸」。《水滸傳》第七四回:「非是燕青敢說口,臨機應變,看景生情,不倒的輸與他那呆漢。」《七國春秋平話》卷中:「鄒文簡出馬叫曰:『太平不睹來朝,輸贏定在今日!』」《老殘遊記》第一九回:「不消半個更頭,四百多銀子又輸得精光。」

5. 姓。如漢代有輸子陽。

注音: ㄕㄨ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輸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