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肘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ㄕㄤˋㄒㄧㄚˋㄅㄧˋㄍㄨㄢㄐㄧㄝˊㄒㄧㄤㄐㄧㄝㄔㄨˋㄎㄜˇㄧˇㄨㄢㄑㄩ˙ㄉㄜㄅㄨˋㄨㄟˋㄖㄨˊ:「ㄕㄡˇㄓㄡˇ」、「ㄍㄜㄅㄧˋㄓㄡˇ」、「ㄓㄨㄛㄐㄧㄣㄐㄧㄢˋㄓㄡ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肘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ǒu
解釋:
  1. 上下臂關節相接處可以彎曲的部位。
    【例】手肘、胳臂肘兒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ǒu
解釋:
[名]
上下臂關節相接處可以彎曲的部位。如:「胳臂肘兒」。《左傳.成公二年》:「自始合,而矢貫余手及肘,余折以御。」
[動]
1.拉住肘部。唐.杜甫〈遭田父泥飲美嚴中丞〉詩:「高聲索果栗,欲起時被肘。」
2.以肘碰觸。《左傳.成公二年》:「從左右,皆肘之,使立於後。」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iú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