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簍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ㄩㄥˋㄒㄧˋㄅㄛˊㄦˊㄒㄧㄚˊㄔㄤˊ˙ㄉㄜㄓㄨˊㄆㄧㄢˋㄐㄧㄥㄊㄧㄠˊㄉㄥˇㄅㄧㄢㄔㄥˊ˙ㄉㄜㄔㄥˊㄨˋㄑㄧˋㄐㄩˋㄉㄨㄛㄨㄟˊㄩㄢˊㄒㄧㄥˊㄖㄨˊ:「ㄓㄨˊㄌㄡˇ」、「ㄩˊㄌㄡˇ」、「ㄗˋㄓˇㄌㄡˇ」。
  2. ㄌㄧㄤˋㄘˊㄩㄥˋㄩˊㄐㄧˋㄙㄨㄢˋㄌㄡˇㄓㄨㄤㄨˋㄆㄧㄣˇ˙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ㄌㄧㄤˇㄌㄡˇㄐㄩˊ˙ㄗ」、「ㄧˋㄌㄡˇㄒㄧㄤㄐㄧㄠ」。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簍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ǒu
解釋:
  1. 用竹子、荊條等編成的盛物器具。
    【例】魚簍、字紙簍
  2. 量詞。計算簍裝物的單位。
    【例】一簍香蕉、兩簍橘子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ǒu
解釋:
[名]
1.用竹或荊條等編成有孔的盛物器具。如:「魚簍」、「字紙簍」。唐.唐彥謙〈蟹〉詩:「扳拖網取賽多,篾簍挑將水邊貨。」
2.量詞。計算簍裝物的單位。如:「一簍香蕉」、「兩簍橘子」。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以竹或荊條等編成有孔之盛物器具。如:「魚簍」、「字紙簍」。《說文解字.竹部》:「簍,竹籠也。」唐.唐彥謙〈蟹〉詩:「扳罾拖網取賽多,篾簍挑將水邊貨。」《初刻拍案驚奇》卷一:「那人連竹簍都要了,又丟了一個錢,把簍拴在馬上,笑吟吟地一鞭去了。」宋梅堯臣《和韓五持國乞分道損山藥之什》詩:「欲分欄下苗,馳奴仍置簍。」

2.量詞。計數簍裝物之單位。如:「一簍香蕉」、「兩簍橘子」。《紅樓夢》第六○回:「昨兒有粵東的官兒來拜,送了上頭兩小簍子茯苓霜,餘外給了門上人一簍作門禮。」

注音: ㄌㄡ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簍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茭荖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