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堡 - 教育百科
堡 |
|
- 部首 土
- 部首外筆畫 9畫
- 總筆畫 12畫
- 漢語拼音 bǎo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堡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bǎo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堡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bǎo |
解釋:
[名] 1.用土石築成的小城。《十六國春秋輯補.卷四○.前秦錄.苻登傳》:「據險築堡以自固。」 2.工事堅固的陣地。如:「碉堡」、「橋頭堡」、「灘頭堡」。 3.北方人稱村落為「堡」。如:「張家堡」。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pù |
解釋:
(一)之又音。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堡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堡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ㄅㄠˇ 1. 工事堅固之陣地。如:「碉堡」、「橋頭堡」、「灘頭堡」。唐.柳宗元〈唐故安州刺史兼侍御史貶柳州司馬孟公墓誌銘〉:「伐趙之役,堅立堡壘,誓死麾下。」《六部成語註解.兵部》:「關堡:依山險為邊門曰關,據山險設寨屯兵曰堡。」 2. 用土石築成之小城。《元史.卷一四三.列傳.余闕》:「乃集有司與諸將議屯田戰守計,環境築堡寨,選精甲外扞,而耕稼于中。」《明史.卷一六五.陶成列傳》:「乃築堡砦,繕甲兵,練技勇,以孤城捍賊衝。」《十六國春秋輯補.卷四○.前秦錄.苻登傳》:「據險築堡以自固。」 3. 隄也。《集韻.上聲.皓韻》:「堡,隄也。」唐.柳宗元〈小石城山記〉:「其旁出堡塢,有若門焉。」 4. 北方人稱村落為「堡」。如:「張家堡」。《兒女英雄傳》第一四回:「打鄧家莊兒頭裡過去,就是青雲堡。」 ㈡ㄆㄨˋ,ㄅㄠˇ之又音。 |
|
注音: | ㈠ㄅㄠˇ ㈡(又音)ㄆㄨˋ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堡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