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垣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ㄞˇㄑㄧㄤˊㄖㄨˊ:「ㄑㄧㄤˊㄩㄢˊ」、「ㄉㄨㄢˋㄅㄧˋㄘㄢˊㄩㄢˊ」。
  2. ㄔㄥˊㄕˋㄖㄨˊ:「ㄕㄥˇㄩㄢ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垣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uán
解釋:
  1. 矮牆。
    【例】牆垣、斷壁殘垣
  2. 城市。
    【例】省垣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uán
解釋:
[名]
1.矮牆。如:「牆垣」、「斷壁殘垣」。《文選.潘岳.西征賦》:「臨揜坎而累抃,步毀垣以延佇。」
2.官舍。唐.皮日休〈白太傅〉詩:「清望逸內署,直聲驚諫垣。」
3.城市。如:「省垣」。
4.姓。如漢代有垣恭。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uâ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矮牆。如:「牆垣」、「斷壁殘垣」。《說文解字.土部》:「垣,牆也。」晉.潘岳〈西征賦〉:「臨揜坎而累抃,步毀垣以延佇。」

2. 官署。唐.皮日休〈白太傅〉詩:「清望逸內署,直聲驚諫垣。」《新唐書.卷一六五.列傳.權德輿》:「左右掖垣,承天子誥命,奉行詳覆,各有攸司。」

3. 城市。如:「省垣」。宋.蘇洵〈張益州畫像記〉:「西人傳言,有寇在垣。」清.繆艮〈沈秀英傳〉:「他日返棹穗垣,當與稻薌諸君鼓蘭棹,泛珠江。」

4. 星空區域之名稱。古分太微、紫微、天市三垣。《史記.卷二七.天官書》:「衡,太微,三光之廷。匡衛十二星。」唐.張守節.正義:「太微宮垣十星,在翼、軫地,天子之宮庭,五帝之坐,十二諸侯之府也。」《晉書.卷一一.天文志上》:「紫宮垣十五星,其西蕃七,東蕃八,在北斗北。」

5. 姓。如漢代有垣恭。

注音: ㄩㄢ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垣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