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叢林奇譚〕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he Jungle Book]
作者: 謝美連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叢林奇譚〕是一本敘述印度叢林裡,一個被和平狼群養育成長的少年毛克利(Mowgli)在叢林裡生活、冒險的故事。作者吉甫林(Rudyard Kipling, 1865~1936)是出生在印度、長在印度的英國詩人兼作家,自一八九二年與美國白蕾黛女士結婚後,即遷往美國維蒙特州,埋首寫作,完成〔叢林奇譚〕一書,並在美國的兒童讀物〔聖誕老人雜誌〕中連載,受到當時兒童的熱愛。一九○七年〔叢林奇譚〕獲諾貝爾文學獎。
  童軍運動的創始人貝登堡爵士(Robert Stephenson Smyth Baden-Powell)發現〔叢林奇譚〕不僅是個有趣味的冒險故事,而且立意甚佳,可以引用來作為設計活動和遊戲的根據,以啟導兒童走向善良、健全公民之途。因為在英國人的心目中狼是一種聰明、活潑、機警、敏捷、勇敢、清潔、伶俐、合群的動物,所以用小狼象徵幼童,鼓勵他們模仿小狼的良好特性。於是貝氏取得了〔叢林奇譚〕原作者同意後,採用書中的故事和人物,於一九一六完成了以叢林故事為訓練背景的〔小狼手冊〕,把全部訓練融合在講故事和表演故事之中,使幼童軍在故事的啟導下發展他們的智慧,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多方面的興趣,進而成為國家良好的公民。
  我國幼童軍活動也是採用吉甫林的這本諾貝爾文學名著作為訓練和活動的背景,因此稱幼童軍為小狼,稱團長為老狼(阿克拉),以狼頭做為團的圖騰桿(原為印第安人的家族飾章),以吼聲(Grand How)(表示幼童軍對團長阿克拉盡忠歡迎及來訪嘉賓的崇高敬意)做為團集會開始和結束的儀式。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叢林奇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