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愧 - 教育百科
ˋ
播放
部 + 10 畫 = 13 kuì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羞慚。如:「羞愧」、「慚愧」、「愧疚」、「愧不敢當」。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愧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uì
解釋:
  1. 感到羞慚。
    【例】慚愧、羞愧、愧不敢當
  2. 羞慚的。
    【例】面有愧色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uì
解釋:
[動]
1.因理虧或做錯事,而感到難為情。如:「慚愧」、「愧不敢當」。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明.宋濂〈秦士錄〉:「兩生素負多才藝,聞弼言,大愧,下樓足不得成步。」
2.辱人而使之感到羞慚。《禮記.表記》:「是故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季孟嘗折愧子陽而不受其爵。」
3.辜負、對不起。清.方苞〈左忠毅公軼事〉:「吾上恐負朝廷,下恐愧吾師也。」
[形]
羞慚。如:「面有愧色」。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huì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