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狐 - 教育百科
ˊ
播放
ˇ
部 + 5 畫 = 8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哺乳類肉食性動物。像狗但體型較小,性狡猾多疑。
  2. 狐臭:人腋下流汗所散發的異味。
  3. 狐疑:狐狸性多疑,故比喻多疑。如:「他對於別人說的話總是滿懷狐疑。」
  4. 狐媚:以不正當的手段迷惑人。如:「做人要務實,別只想靠狐媚的手段騙取名位。」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動物名。食肉目犬科。外形像狗但較小,身體瘦長,面部較長,嘴部較尖,耳朵呈三角形,尾巴大而長,毛多為赤黃色。生性聰明敏感,令人覺得狡猾。喜食野鼠、鳥類、家禽等,皮可製裘。常見的種類如赤狐、銀狐、北非小狐等。
    【例】狐在遇到危險時,會從肛門旁邊的腺體放出臭氣,趁機逃走。 △狐狸  ◎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動物名。食肉目犬科。似犬而小,體瘦,面部較長。吻尖突,耳朵三角形。尾大而長,毛多為赤黃色。性聰明敏感,令人覺得狡猾。喜食野鼠、鳥類、家禽等,皮可製裘。常見的種類如赤狐、銀狐、北非小狐等。也稱為「狐狸」。
2.姓。如春秋時晉國有狐偃,明代有狐忠。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Fennec Fox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ôo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Hôo
屬性: 附-百家姓
解釋:
  1. 附錄-百家姓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