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獸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獸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shòu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獸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shòu |
解釋:
[名] 總稱有四足而全身有毛的脊椎動物。如:「野獸」、「禽獸」、「走獸」。 [形] 野蠻、不合禮法的。如:「獸心」、「獸性」、「獸行」。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獸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總稱全身有毛之四足脊椎動物。如:「野獸」、「禽獸」、「走獸」。段注本《說文解字.犬部》﹕「獸,守備者也。一曰兩足曰禽,四足曰獸。」《書經.舜典》:「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清.黃宗羲〈壽張奠夫八十序〉:「夫為洪水猛獸之害者,非佛氏乎。」 2. 野蠻、不合禮法。如:「獸心」、「獸性」、「獸行」。《漢書.卷六三.武五子傳.燕剌王劉旦》:「薰鬻氏虐老獸心,以姦巧邊甿。」明.王玉峰《焚香記》第二八齣:「害我把香羅自纏,你這獸心人面。」 3. 乾肉。《儀禮.特牲饋食禮》:「棜在其南,南順,實獸於其上,東首。」漢.鄭玄.注:「獸,腊也。」 |
|
注音: | ㄕㄡˋ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獸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