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學的實地工作 - 教育百科
人 | |
類 | |
學 | |
的 | |
實 | |
地 | |
工 | |
作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Anthropological Field Work |
作者: | 詹棟樑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類學的研究分為兩方面:一為理論的研究,如歐陸國家,承襲希臘時代的傳統,對人的理論進行研究;一為實際的研究,例如英美國家,創出海洋國家的冒險精神,對人的生活與文化進行研究。後者的研究方法,就是人類學的實地工作。 人類學的實地工作,偏重於「人種誌」(ethnography),其研究方法是:參與觀察、七述與描述。人類學家到達實地(或現場)時,憑其既有的經驗或專門知識,對實際的情況作觀察,並予描述。可能時,會將出土的文物帶回研究室作比對,或以科學儀器作分析;如無法帶走,則拍下記錄片,作七述或描述,以為存證。 這種研究的方式,是一種實地研究的方式,有助於人們了解早期人類的生活情形。研究的結果,是實地工作者應用科學的方法所作出的貢獻,也是一個知者的貢獻。這種研究的方式最早盛行於英國,與其航海事業發達有關。後來許多美國的人類學家的研究人類學,也採用這種模式。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人類學的實地工作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