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眄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iǎn
解釋:
  1. 斜視,斜著眼睛看。
    【例】眄睞、眄視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iǎn
解釋:
[動]
1.斜視。《樂府詩集.卷三九.相和歌辭十四.古辭.豔歌行》:「語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見。」唐.張廷珪〈彈棋賦〉:「夫局勢將畢,觀者逾樂。兩敵相持,三顧而作。劃去者箭飛,分索者星落。眄四隅之豁然,若萬里之清廓。」
2.泛指望、看。唐.李冶〈感興〉詩:「仰看明月翻含意,俯眄流波欲寄詞。」《北史.卷四三.列傳.張彝》:「彝少而豪放,出入殿庭,步眄高上,無所顧忌。」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瞎掉一隻眼。《說文解字.目部》:「眄,目偏合也。」清.桂馥.義證:「目偏合也者,一目病也。……《廣韻》:『瞎一目盲。』《漢書.杜周傳》:『欽少好經書而目偏盲。』顏注:『偏盲者,患一目也。』……馥謂:此即目偏合也。」清.王筠.句讀:「筠案:眄、眇聲相轉,今謂一目盲為眇,是以眄之義嫁于眇也。」

2. 斜視。《說文解字.目部》:「眄,一曰衺視也。」《莊子.山木》:「雖羿逢蒙,不能眄睨也。」《樂府詩集.卷三九.相和歌辭十四.古辭.豔歌行》:「語卿且勿眄,水清石自清。」

3. 泛指望、看。東周戰國.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含喜微笑,竊視流眄。」唐.李冶〈感興〉詩:「仰看明月翻含意,俯眄流波欲寄詞。」

注音: ㄇㄧㄢ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眄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