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柯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ㄕㄨˋㄇㄨˋ˙ㄉㄜㄊㄧㄠˊㄖㄨˊ:「ㄎㄜ」。
  2. ㄈㄨˇㄅㄧㄥˇㄖㄨˊ:「ㄓˊㄎㄜ」。
  3. ㄒㄧㄥ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柯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殼斗科石櫟屬植物的通稱。常綠喬木,葉為橢圓形鋸齒狀。夏季開花,單性,雌雄同株。果實為堅果,隔年成熟,可供熟食。木材堅實,為建築、造船等的優良用材。
  2.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斧柄。《說文解字.木部》:「柯,斧柄。」《國語.晉語八》:「今若大其柯,去其枝葉,絕其本根,可以少聞。」三國吳.韋昭.注:「柯,斧柄,所操以伐木。」
2.樹枝。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汰侈》:「枝柯扶疏,世罕其比。」唐.李白〈南軒松〉詩:「南軒有孤松,柯葉自綿冪。」
3.殼斗科石櫟屬植物的通稱。常綠喬木,葉橢圓形有鋸齒狀。夏季開花,單性,雌雄同株。果實為堅果,隔年成熟,可供熟食。木材堅實,為建築、造船等的優良用材。
4.姓。如宋代有柯夢得。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相關資料連結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ua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 形容在品嚐蔬菜或瓜果時,有纖維粗糙的感覺。
反義詞:
音讀: kho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Kua
屬性: 附-百家姓
解釋:
  1. 附錄-百家姓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