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內蒙古自治區圖書館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孫鵬翔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內蒙古自治區圖書館是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的大型圖書館之一,它的前身是綏遠省人民圖書館,成立於1950年6月。1954年5月1日,原綏遠省畫歸內蒙古自治區遂改現稱。1956年前的館址在呼和浩特市新城鼓樓(建於清代乾隆年間,1958年已拆),1957年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十週年時建成了現館(在人民公園內)。
  該館現(1991)有藏書1,306,821冊,其中蒙文圖書近60,000冊(含古籍5,570冊),中文圖書1,220,000冊(含線裝古籍180,000冊),外文圖書餘30,000冊。每年平均訂購中文期刊900餘種,外文期刊60餘種,中外文報紙120餘種,蒙文報刊60餘種。館內收藏大量有關內蒙古地方文獻和蒙古民族的書刊資料(包括蒙、漢、藏、滿、日、英、俄7種文字)。其中蒙文經卷[甘珠爾]和[丹珠爾]是國內少見的珍本。特別是[丹珠爾]的蒙文譯本,據傳當年只印刷10餘部,流傳至今有下落可查者不足5部,因此更為珍貴。蒙文古籍中還有[成吉思汗傳記]、[蒙古世系譜]、[醫學大全]、[御制滿蒙漢三合切音清文鑒]和尹湛納希的[一層樓]、[泣紅亭](抄本、印本),以及蒙譯漢文古典文學名著的手抄本等。漢文古籍珍本藏有宋元時期的刻本[篋印陀羅尼經]、[大方廣佛化經]、[維摩詰所說經]等,還有明代銅活字印本[太平御覽]1,000卷、明嘉靖刻本[皇明四夷考]3卷和[皇明北虎考]1卷、[綏遠通志稿]100卷的三個稿本。
  該館設採編、讀者工作、蒙文、研究輔導和技術5部,館長、參考資料、報刊和書目4室及行政、人事保衛2科。現有工作人員135人,少數民族館員占總人數的39%,其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4人,中級專業技術職稱21人,初級專業技術職稱66人。
  在讀者服務方面,近幾年開展了館際借閱、參考諮詢及複印等多種服務。同時,該館與內蒙電子計算中心聯合開發研製了[蒙文圖書目錄管理系統],為公眾提供蒙文圖書目錄諮詢檢索服務。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內蒙古自治區圖書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