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同性指數 - 教育百科
共 | |
同 | |
性 | |
指 | |
數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Index of Commonality |
作者: | 陳嘉陽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共同性指數」是屬人格測驗的肯羅二氏自由聯想測驗(Kent-Rosanoff Free Association Test),為解釋結果所建立的常模,係以一千名正常成人對每個刺激字各類反應的次數加以計算,並以中數表示之,此數目稱為「共同性指數」。 以投射技術測量個人人格,聯想技術是常用的技術之一;肯羅二氏早期(1910)便是以字詞聯想測驗(Word Association Test)作為心理診斷工具,尤其用以做精神病的診察。測驗包合一百個普遍使用的中性刺激字,這些字是讓一般人會有相同聯想的字。如「桌子」一詞,多數人會聯想到「椅子」;「黑暗」令人想到「光明」。肯羅二氏採用客觀的記分方式並建立統計常模(共同性指數),如果反應沒有在此常模表中者,表示其反應屬於個別性的。比較精神失常者與正常者,結果發現精神失常者的個別反應較正常人多,且共同性指數得分較低。由於反應次數多寡隨年齡、宗教、社經地位、文化背景、創造力等因素有著極大的不同,故用於診斷的目的已日趨下降。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共同性指數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