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凱焉音樂;阿卡迪亞音樂 - 教育百科
凱 | |
焉 | |
音 | |
樂 | |
; | |
阿 | |
卡 | |
迪 | |
亞 | |
音 | |
樂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Cajun Music |
作者: | 高麗娟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蹈音樂名稱。「凱焉」(Cajun)即阿卡迪亞「Acadia」人,這些人為法裔加拿大人的後裔。英國人於十八世紀占領法國屬地阿卡迪亞(現新斯科細亞省,Nova Scotia,及其鄰近地區),隨後英國人將之逐出,於是這些阿卡迪亞人即遷住於美國路易西安那南部的沖積平原處。「Cajun」即為「Acadian」,因紐奧良的克里歐人(Creoles)發音所致。美國路易西安那州在文化發展上可稱是「大熔爐」,非洲奴隸及移民為該州的重要居民,因此,此地特殊情況亦給「凱焉」文化注入新的內容。由於其歷史背景當地音樂約為兩種類型:「凱焉」及「濟德寇」(zydeco)。凱焉音樂在此萌芽,原是十九世紀後期封閉的農村型態,單純、鄉土,使用的樂器是小提琴、手風琴和三角鐵(tifer)。樂風有時活潑;但大多時候帶著憂鬱。拍數多為3/4拍,抒情味甚濃。二十世紀初期,凱焉音樂也因當代流行音樂之帶動下有了轉變,具有搖擺風,放棄手風琴,加入鋼弦吉他、銅管和鼓。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手風琴又重現舞台,捨棄小提琴和吉他。二十世紀中期,凱焉音樂又再度因「鬆緩流行樂」(Swamp pop)的興起而被遺忘。所幸仍有一些民俗工作者熱心推動,在1964年與1968年各舉辦民俗慶喚起人們重視傳統「凱焉音樂」。 |
|
參照: 《World Music: Cajun and Zydeco》.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凱焉音樂;阿卡迪亞音樂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